第一百九十二章 手诊_我在古代行医
错撩小说 > 我在古代行医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手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九十二章 手诊

  很快就来到医道大比第二轮比试的时间。

  早在前一日的时间,徐青衣便拿到了考号以及被分好组了,与她一同参加比试的还有四十九名大夫,可惜他们这组,都没有她得熟人。

  他们被带到了一间宽敞的大厅外,从外看上去,只见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三张椅子,看来是给考官坐的。

  另外大厅的一侧,还单独摆放了一张座椅和笔墨纸砚等东西的。

  “诸位大夫,此次考核的内容为诊断病症并开出药方。你们将轮流上前,对病患进行诊断,并开出药方。药方将由我们三名御医共同评判,以药效和合理性为准。

  另外中途,我们还会询问缘由以及问题,综合评分打分,打的分数越高,进入第二轮医道大比几率越大。

  但是,第二轮医道大比并不是简单的号脉看病开方。

  望闻问切,望在前,不仅仅是观察病人的面色,还要观察病人的神情、体态,甚至是病人的衣着等等。你们需要用双眼去观察,用心去理解,才能真正洞悉病症的本质。

  望诊又有望神、望形态、望舌、手诊等方法。

  望神,主要是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望神时要重点观察病人的目光、神情、言语和气息等。

  还有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人体的肤色会因脏腑气血盛衰而发生改变,所以观察色泽的变化,可以了解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

  望形态,是观察病人的形体、姿态,以诊察病情的方法。人的形体与内脏关系密切,通过观察病人的形体强弱胖瘦,可以初步判断病邪的性质、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望舌,又称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象,以了解病情,判断病性、病位及病势的诊察方法。舌象的变化能客观反映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病情进退,也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后,则是手诊,手诊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手部的形态、颜色、温度以及脉络等特征,来推断出病人的身体的健康状态。

  手是人体的缩影,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都在手部有所体现。因此,手诊在诊断病人的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医道大比第二轮的考核,是考你们给病人手诊开方。

  考核之时,只能够手诊看病,不能够询问病人任何问题以及观看病人的面色,考核的时间是一刻钟。

  我们会根据你们表现以及开方打分的。”这时,从外头走来一位身着御医官府的御医,朗声说道。

  告诉众人第二轮比赛的规则。

  徐青衣心中一动,她知道这是考验自己医术的时刻到了。

  手诊给人看病的过程通常包括观察手的整体形态,比如手掌的大小、厚薄,手指的长短、粗细、鲜红以及纹路等等。

  同时,还要观察手部的颜色,例如是否苍白、发红或发黄等颜色,这些都可能反映出血液循环、代谢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手诊还会关注手部的温度,手感冰凉可能意味着体质偏寒,手感发热则可能反映体内有热邪或是阴虚潮热等等情况。

  在手诊中,最为关键的是观察和分析手部的脉络,贴别是三才纹。

  三才纹又叫天、地、人三才,颜色变化以及深浅都通过观察这些脉络的形态、走向以及色泽等特征,可以推断出相应脏腑的功能状态和病变情况。

  比如,如果手部的某条经脉出现明显的凸起或凹陷,颜色变化、深浅等问题,可能意味着该经脉所对应的脏腑存在病变。

  手诊虽然看似简单,但却需要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只有学医多年,有诸多实践的大夫才能准确地通过手诊来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建议。

  一些年轻的大夫,号脉、望神都没有学全来,学手诊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实践,很多年轻大夫对于手诊都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或是慢慢学的概念。

  医道大比第二场比赛,一下子放出了一个大招出来,没学全手诊的大夫,至少要淘汰九成九的人。

  也许这也是御医院故意为之的,因为医道大比第二场,有八百人参赛,再次要淘汰九成九的人,在一天之内筛选出八十人进入医道大比第二场复赛,时间明显不够用,不得已就出大招。

  再说,御医院也显然想要筛选出真正具备实力的医者,因此不惜用如此严苛的考验来考验他们。手诊作为大夫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真正能够将其学全学透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比赛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大夫们纷纷露出了凝重之色。他们知道,这场比赛的难度远超过他们的想象,想要通过绝非易事。

  不少年轻的大夫面色狂变了起来。

  “糟糕了,我手诊没有开始学,师父也没有教,目前知道的,都是从医书上了解到的。”顿时有大夫哭丧着一张脸,也明白,医道大比第二场自己会淘汰了。

  “我也是了,早知道的话,让我师父教我手诊了。”

  “我也没戏了。”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愁,那些学了手诊,有把握的参赛大夫闻言这些丧气的话之后,他们的脸上明显露出笑意,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只要淘汰的人越多,他们就越有机会进入医道大比第二场的复赛的。

  一时间,赛场上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那些尚未掌握手诊技巧的大夫们,此刻都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懊悔之中。他们捶胸顿足,懊恼自己为何没有早些向师父请教,或是更加努力地研读医书。

  那御医可不管这些,继续说道:“手诊并非一蹴而就的技艺。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砺、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比赛规则你们也知道了,第一个参赛之人,朱玲,下一位,夏雨薇做好准备,一人出来之后,下一人立马进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uoliao.cc。错撩小说手机版:https://m.cuolia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